
你的司齡有多久【辦公環境】
廠址有兩個,黃埔廠區距離市中心較近,增城廠區很偏遠,兩個廠區生產的車型不一樣。管理部門綜合辦公樓條件中上,地毯,中央空調,大堂有免費咖啡茶水。生產部門有集成空調,各車間因生產條件不同會有差異,總裝車間條件最佳。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共用同一個食堂,錯峰就餐,供應早中晚餐及下午茶,其中午餐是免費的,配備兩葷一素一湯,一三五加水果,二四加飲料。早餐和下午茶消費大概人均5元左右,供應各類面包糕點粥豆漿油條綠豆湯水等。
【工作強度】
管理部門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工作時間為8:30-17:15,中午45分鐘吃飯時間,沒有午休。生產部門根據公司生產計劃,有需要倒夜班的部門,全年總體工作日與管理部門一致,生產部門的管理崗大部分不需要倒班。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上下班都必須打卡,嚴格執行公司考勤制度,遲到早退會被記錄和作為績效評價的基本依據。工作強度整理來講,生產部門壓力相對同地區其他汽車廠較大,管理部門各個部門不同,總體中等水平,不算很辛苦,但有些部門的日本人有下了班才組織開會習慣的,會經常導致很晚下班。
【福利待遇】
廣州地區中上水平,節假日、公司周年有一些慰問品發放比如水果飲料,8月有高溫假大概七八天。有加班費,各部門情況不同,有些是領導要求加班,有些是可以自主加班,情況不一,加班費用按照國家標準執行,也可以用來調休,填寫考勤申請表的時候自由勾選。廠區內有職工幼兒園、職工醫務所,對于簡單個人醫療開藥、接送孩子的比較方便。有交通車,正常上下班的車輛在市區主要地鐵站接送,需要倒班的部門在核心商業區住宅區接送,乘車需交費5元,然后月底發放工資時再發交通補貼,補貼大于5元,所以是不僅免費還有賺的。
【職業成長】
晉升的速度,各個部門不同,除了職務晉升通道外,還有一個能力成長通道,薪酬依次對照到職務區間。也就是說不用做領導也可以拿到領導的工資。能力成長的獲取,是做課題課件,評比,發表,打分,競爭非常激烈,由各個部門逐層選拔晉級,最后到公司評比,需要較高的綜合能力,老司機表示需要評兩三次才能上的已經是運氣好,需要堅持不懈,努力提高,以及和領導搞好關系。
【同事關系】
和部門領導有很大關系,這個和其他公司情況大體一樣。因機構龐大,流程走下來一兩個月的是常事,互相扯皮推諉的事情也都是稀松平常,這個是大部分企業通病吧,不算指向性缺點。領導一般由中日領導各一名,一個正科長、一個副科長,兩個都需要報告,所以時效性呵呵。遇到中日方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有些崗位表示工作起來比較心累。日方領導會配備翻譯,所以不需要學日語。
【培訓機會】
少。公司內部會有一些非?;A的培訓,so so。出國去日本培訓機會基本上沒有。個別部門(主要是生產部門)因為工作需要可能被送去日本工廠學習,管理部門則沒有出國機會??偨Y是學不到啥。
公司優點:
(1)工作流程完善,吸收了美國GM和上海汽車的流程,并且根據實際情況發展了SGMW自己的流程,沒有照抄照搬。
(2)培訓多,專業培訓很多,包括內部和外部培訓。公司有專門的培訓基地,由公司專家級人員進行培訓。只一個TS16949的外部培訓,我就參加過完整的三輪。
(3)學習氛圍濃厚。員工整體是上進的積極的,沒有墮落的歪曲的公司氛圍。
(4)工作氛圍輕松。上班不打卡,時間要求寬松,可以給予大家更好的創新靈活氛圍。
公司缺點:地處廣西柳州市,比較偏。
意見和建議:一個幫助你成長的好公司,培養專業人士的搖籃,強烈推薦。

首先說說來這邊的背景。 其實走上工作崗位也就不到兩年,碩士畢業時最想去的是奔馳,最主要原因是在北京,離家近。當時手里已經拿到一汽大眾和泛亞的offer,終于未能得到奔馳的合約,因為對德國車企濃濃認同感,不顧關外的狂風暴雪來到了長春。?具體講工作體驗和感受.?1. 工作氛圍: VW作為德企,FAW-VW公司體系上基本完全延用德方框架,我讀書時在標志實習過,法國人相比于德國人,不客氣的講可以說一個是雜亂無章,一個是井井有條。?高度流程化,是在這邊承擔工作的主要感受,好處就是你永遠不會犯很大的錯,因為你的每一項工作都有輸出對象,對方將會在下一環為你做出一定的檢查和反饋;弊端就是流程太過細致甚至有點復雜,用研發周期舉例,VW開發一款車型,視項目大小,最短的一年半,最長的要兩年。反觀日企,從模具廠那邊得到的消息,在中國的兩個TOYOTA投一款車前后一年多人家都能上市了...不算樣件試驗周期,光模具前期制造和調試,德國人嚴格遵守的10-6-2-0原則就需要耗費掉18個自然周-—整整4個半月的時間!當然了,這種嚴謹刻板地工作態度也是本人當初來這里的訴求,從一名普通工程師的角度來說還算滿意。?2. 職業晉升:不得不談FAW-VW著名的AC測評任用制,不同于絕大多數國企,大眾這邊的任命制是非常嚴苛的,基本上絕對禁止了上司任命制度,員工沒有通過AC測評就沒有成為管理人員的資格,一次失敗不要緊,兩次失敗終生不得再試。?相對殘酷,但也相對公平。這樣的人員任命制度,使得整體FAW-VW的管理人員水準在業內處于佼佼者地位,80年以后晉升上來的經理們全部都是靠自己打拼,一步一步從來自全國高校的精英中脫穎而出,這些人業務能力技術能力都是經受過鍛煉的,大多有長期駐德駐墨西哥的經歷,英語德語交互使用能力出眾。?卻很少有聽說被獵頭挖走的事情發生,一個是FAW-VW給經理層次的待遇確實非常優厚(相比于北上廣都屬于絕對的金領);另一方面,這些人是從大學畢業后就陪伴企業走過最黑暗時期(2000年前后,汽車行業空前黑暗),一個月領1000多人民幣走過來的,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不可能輕易毀滅的。?所以,如果是對自己有信心,認為人生還可以變得更加輝煌一些的汽車工程師,在FAW-VW工作還是比較有憧憬的,也是一定能夠通過努力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的??3. 個人薪酬待遇:工作嘛,不只是為了理想,沒有物質作為基礎是不可能的。本人也和大多數畢業生一樣,當初選擇FAW-VW也是非常期待這邊相對優厚的待遇的。不過也確實沒趕上好時候,雖然說來到FAW-VW兩年,恰逢公司創紀錄的連續兩年拿到中國年度產銷冠軍,13、14兩年純利潤將近1200億。?但是,還從來沒享受到昔日聳人聽聞的30多薪。大概是過去太過扎眼,被同行們盯上了吧,中央巡視組前后巡視了兩回,老虎蒼蠅沒少打,我們這些益蟲感覺也是比了汪了。。。具體的薪酬就不在這里提了,但是在國內主機廠這個圈子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了。什么,你問另一個是誰?上海大眾 :)
柳州第一大車企,待遇雖然比隔壁的柳汽差個百分之二三十,但勝在工作量相對較少,偶爾加班,工作氛圍不錯,大部分科室里面同事關系較為融洽,下班后/生活中也多是朋友。晉升機制跟國企一樣論資排輩,當然跟對領導了提拔的機會大很多。小嘍啰工作個四五年差不多可以買個百來平的房子結婚生娃了,小城市生活比較安逸。喜歡安逸、穩定的可以選擇。喜歡闖的還是去大城市吧。2010年的時候開辟了汽車市場的低端MPV市場,隨后幾年憑借MPV(宏光、730)成功轉型為“主流”乘用車企,然后順勢推出低端SUV車型560。依靠量大(供應鏈優勢)、渠道廣(經銷商眾多)的優勢,強勢推出高性價比車型,定價手法狠辣,看重銷量而輕利潤空間,引發價格戰血流成河。短板在于整車研發實力,畢竟其進入乘用車領域算上宏光、730和560也就歷經三代車型,雖然產品各方面提升了很多,但還有很多路要走,還無法跟合資品牌乘用車相提并論。下一步在往上升級進入十萬元以上的乘用車市場,會有挑戰,也是機遇,做得出來就大殺特殺,做不好就沒什么增長空間了。wish。大家都是干實事的,是否出成果決定了晉升與否。底層工程師氛圍還不錯,經理級別及以上可能會有較為明顯的派別之分,具體就不太了解啦。聽說過某些科室經理管理方式很苛刻的,少數吧。最重要的是學到東西,抓住一切機會成長。

崗位必備特質1.首先入職前人事科的專員忽悠你工資待遇福利有多么的好,多么的正規
2.然后去體檢男生106元 女生116元(自費的)
3.然后入職培訓看起來挺正規其實培訓老師中介公司那邊的人根本不是津住公司的,一共培訓7天,不能坐著只能站著,這個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期間是沒有工資的
4.培訓完之后每人交20元工服錢
5.然后有專人帶你進廠工作,不用辦任何入職手續,人事科會給你張門禁卡飯卡,錄取打卡指紋,正常人會問怎么不簽定勞動合同和辦理入職手續呢,他們會給你支到教育部那邊,然后教育部就會就會拖著你然后又給你支到人事科那邊
6.等實在不能隱瞞了,人事科會告訴你,你的合同不是跟我們簽定和勞動關系是跟一個叫做恒成金拓勞務中介公司簽訂的跟我們沒關系(注明勞務派遣合同是2月以后簽訂)
7.勞務公司的概念大家可以百度下就知道了,在公司里一旦出現工傷津住的是沒關系的,一切福利待遇是沒有的,工資也是被人抽取15~~25%的等于是替人家打工賺錢
希望求職者擦亮眼睛,謹防受騙?。?!
公司優點:年輕人多,有活力,有朝氣。遇到問題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一起成長。很適合應屆生和想挑戰自己的人來鍛煉。平臺和機會都不錯,有能力就有晉升的機會。工作節奏相當快,壓力較大。但相應地學到東西的機會也多,用心的人短時間內會有很大進步。
公司缺點:合資公司,背景較復雜。
意見和建議:很多制度還顯稚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員工的培訓和人性化管理需加強。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工資低,漲幅低,技術含量不高,發展機會少,行政辦公樓環境不錯
公司優點:公司在開發區是龍頭企業知名度高,規則制度完善,有免費班車,同時發工資及時(但是要壓一個月)加班有單倍加班費,作為新人向老員工提問不太會藏私。
缺點:
1、福利待遇幾乎沒有。一個月最多兩個雙休,法定節假日會放假,沒有年假,沒有帶薪病假。同時公司不交公積金‘請假很難,雖然請假是無薪的,但是科室內部請假直接跟科長kpi掛鉤。請假多的會影響升職、年終獎的發放。
2、升職比較難。沒有好的晉升和評判標準,全靠領導決定。有完備評判標準的公司一般兩到三年可以升職帶人,但是在長江可能需要花費5-8年,同事里有不少做了五六年依舊是設計員的。
3、漲薪緩慢。這個其實很大原因是由第二條決定的,職位升不上去,工資注定沒法漲很多。長江有每年七月份漲工資的制度,但是同時需要滿足漲薪時已滿工作半年,如果正好差一個月那就需要等待一年半才能漲,由于去年效益不好,三年以上的老員工同時也不會漲工資。由于設計員普遍工資不高,這就意味著可能干兩年多,依舊是四千多的工資。
4、做事流程太多。新人往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差不多半年來熟悉流程,雖說有疑問問同事的時候不會藏私,但是領導水平很普通,對新人栽培力度不高,導致職業發展非常緩慢。
5、辦公室氣氛僵化。結構研發部門雖然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同事們鮮少聊天各顧各的死氣沉沉。這個問題是個人認為是由于辦公室領導和員工都坐在一起的導致的,另外一些領導罵起人來,“***,**,沒有腦子”等等諸如此類,雖不是自己直系領導,但給人感覺咱不是來上班的,沒得到相應尊重(還是就這么點工資的情況下)
6、公司沒法上網。只能使用內網,一旦領導沒有分配任務,將會處于無所事事看著電腦發呆的狀態(沒有工作的時候不能非工作以外的事情,玩手機被抓到會罰款100)
7、作為設計員新人,偶爾需要去調用去車間一線工作。尤其今年疫情,一線工人到崗率很低,因此新人員工需要去車間做重復性勞動,工作時間依據一線員工:晚上需要加班三個小時,周末無休或休息半天。
長江其實有招倒不錯的人才,211985的本碩都有。但是在長江的一年多里,我聽到的是一個個有能力,有拼勁的年輕人的灰心與失落。誠然,高層領導(總監、總工)的水平是比較高,但是作為基層接觸更多的是水平很普通、資歷又很老的中層干部。長江在溫州地區作為應屆生的跳板,開啟職場的大門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公司,但是對有明確職場規劃目標的人來說,不一定是最合適的。
一般。
一.薪資
1.死工資,不要指望漲多少,干了一年多說好的調薪根本沒見到,問了一起來的也沒有。
2.加班費,沒有,小草房精神,吃苦去吧,您都是自愿加班,怎么可能給你加班費。
3.季度獎,1000,說是季度獎,實際上是你簽的死工資里每個月扣500出來然后到季度再發給你怕你跑路。
4.年終獎,也就那樣,3個月每個月扣500,其中兩個月的拿來發季度,還有一個月的進年終,也就是2k,到手是5k左右,也就是實際上你也就拿了3k。
二.上班時間
1.早八晚五,實際上員工手冊上是早八晚四,但是中午吃飯的時間不算,然后現在公司要求強制一周13h加班,所以這一小時無論你有活沒活,吃沒吃飯都要在公司坐著。
2.周末,單休,不要想著人事和你說的雙休你就能歇雙休,上面也說了,強制13h加班,小草房精神,您周六來也是自愿加班,不去就是拿末尾淘汰加班時間不夠威脅你。
3.加班時間,13h是最低加班時間,這個加班時間你不能拿去調休,超過這個時間的才可以。
三.個人發展
看部門,某些邊緣部門你根本沒有發展機會,干的活都沒人看的,整天只會找你要數據,干的事也和設計沒有半毛錢關系,不過也就是這樣你離職了公司才能再找一批新的韭菜割
個人推薦cae,電子方面,三大件,至少跳槽容易,不過cae只要研究生,不過有能力的研究生跑的賊快。
四.福利
過生日會給100隆盛蛋糕卷和食堂的卷,食堂的卷大概能吃個鍋子加個菜。
端午發過粽子,年底上次在五星酒店搞得年終大會,不過獎品笑笑就好,不像互聯網動不動ps4,ns啥的上千的好東西,也就筆,雨傘,每人一本稻盛和夫的書。
團建也就燒烤,日租房,但是都是周六,不過反正也是單休,混一天總比加班好。
旅游,上次去的黃山來著,也不會有更好的了。
五.雜項
1.19年年初公司開始學互聯網搞末尾淘汰,不清楚給不給n+1,評判標準就是加班時間,想來的考慮清楚能不能接受互聯網的工作時間,到手只有3k的工資。
2.內部斗爭嚴重,流程緩慢,有極大風險的東西公司能拖一年流程就為了省那幾個錢。
3.人際關系我在的部門還行,但是新來的基本兩年左右必跑,剩下的就是本地的,在本地成家不好跑的,跑不掉的。
總得來說,如果你夠剛,敢直接拒絕加班,或者單純能吃苦能來,來了務必選好部門,別選個**部門啥玩意學不到跑都跑不掉。